- 直擊世界互聯網大會金融論壇 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成焦點
- 2017年12月10日來源:中國杭州網
提要:劉正榮在致辭中指出,要積極運用互聯網,更好地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但同時也要有效防范金融風險。作為一種先進的工具,互聯網與金融結合帶來了很多好處,包括促進了金融的不斷創新、資源的高效配置、產品的日益豐富、服務的有效延伸。嫁接上互聯網,金融服務更加綠色、更加普惠。
12月5日,由中國人民銀行、新華通訊社主辦的2017中國·烏鎮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與金融”分論壇成功舉行。新華通訊社副社長劉正榮,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劉國強,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莫里斯,2013年圖靈獎得主MIT教授西爾維奧·米凱里,京東金融CEO陳生強等重量級嘉賓出席了本次論壇。
近年來,“科技賦能”讓金融與實體經濟的結合更為緊密?;ヂ摼W與金融持續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在移動支付、綠色金融等方面一馬當先,成為金融領域的國際性熱詞。金融科技如何推動金融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如何防范風險推動經濟金融健康發展,如何讓大眾更好地共享服務,已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本論壇以“金融科技如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為主題,就金融科技服務多層次實體的具體模式和防范風險的具體方式展開深入探討,在深入觀察互聯網與金融深度結合,聚焦“回歸、綠色、共享”的中國方案中,尋求中國與世界的共鳴。
劉正榮在致辭中指出,要積極運用互聯網,更好地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但同時也要有效防范金融風險。作為一種先進的工具,互聯網與金融結合帶來了很多好處,包括促進了金融的不斷創新、資源的高效配置、產品的日益豐富、服務的有效延伸。嫁接上互聯網,金融服務更加綠色、更加普惠。
劉國強認為,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立足服務實體經濟是中央對金融工作的要求,金融業既要把這個要求當作方向,也要當作操作指南,當作自己的生存之道。如果沒有與實體經濟共生共榮,如果不能為實體經濟提供優質、高效、成本合理的服務,金融業創造的利潤不但不可能持續,而且很可能形成泡沫,最后化為泡影。
陳生強在發言中詳細論述了京東金融是如何認識國家提到的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現代金融的關系,以及新技術的發展是如何推動經濟與金融實現數字化和全場景化的過程。并以目前正在做的“數字農貸”和“傻瓜農業”模式舉例說明京東金融如何踐行現代金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行業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借鑒。
陳生強指出,國家提出了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現代金融,在我們看來,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現代金融是相輔相成的。我們覺得現代金融有兩大關鍵,第一,金融不僅要服務于實體經濟,還要能夠促進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第二,普惠,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實現金融服務的范圍的廣泛性,覆蓋中小微、覆蓋三農?,F代金融核心驅動力來自于技術。物聯網、感知技術、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正在讓生產、服務、生活等實體經濟行為逐步可數字化。實體經濟的數字化和線上的數字化的相互打通,實現了線上和線下的融合,讓我們可以更好地洞察實體企業的經營狀況,將金融服務嵌入到企業經營需要的場景中去,幫助實體企業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和機會,實現更好的發展。
此外,陳生強還再次強調了無界金融概念:一是數字化,二是全場景化。對于金融服務來說,原先需要耗費大量成本需要人去做的工作由機器替代,降低了服務成本,提升了服務效率和服務體驗,同時也提升了覆蓋度,能夠覆蓋也能更好地服務中小微企業和三農。
與會者一致認為,金融的本源是服務實體經濟,金融與互聯網結合應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數字信息技術在發揮普惠金融工作中大有作為。我國的互聯網與金融業快速融合,降低了金融服務成本,彌補了傳統金融服務模式的短板,大大增強了金融服務的普惠性。京東金融的探索為行業帶了啟示。